美国在推进第六代战斗机项目方面显得格外急迫,尤其是在其军事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内部争斗愈加激烈的情况下。今年6月,五角大楼以“集中资源干大事”为借口,提出大幅削减“下一代舰载战斗机”F/A-XX项目的预算,并计划将5亿美元转移至总统批准的波音F-47项目。然而,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却对此予以拒绝,反而拨出了7.5亿美元用以加速F/A-XX的开发进程。
进入8月,局势有了转机。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突然决定再次追加14亿美元,并明确要求继续推动E-7预警机的研发项目。重金的支持催生了快速的进展。8月7日,长期负责美国海军六代机项目的军工巨头诺斯罗普·格鲁曼公司正式发布了F/A-XX第六代舰载战斗机的概念渲染图,吸引了全球军事专家的关注。
值得一提的是,美国媒体曾在歼-20亮相时,因其采用了鸭翼设计而大肆批评,甚至讽刺道:“最好的鸭翼设计就是装在敌机上。”他们用鸭翼影响隐身性能的言论对歼-20的隐身能力进行了攻击。然而,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美国总统亲自批准的F-47六代机设计中,竟然也出现了类似歼-20的鸭翼设计。
展开剩余77%而在8月初发布的美国海军F/A-XX六代机渲染图中,我们看到了一个相似的背部进气道设计,令人不禁将其与中国歼-36作对比。歼-36的设计采用了背负式进气道,这一创新布局被认为能在增大飞机体积和重量的同时,依然保持超音速巡航和出色的机动性。如今,美国海军的F/A-XX也将两个进气道设计放置在机翼背部,这种布局在战斗机设计中较为罕见,难免让一些军事爱好者怀疑,难道美国海军的六代机也借鉴了中国的歼-36设计?
F/A-XX项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,这款战机被设定为美国海军的未来空战平台,担负远程对地打击、侦察监视、电子战、网络战等多重任务,还需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和指挥无人机的能力。随着现役的F-18“超级大黄蜂”和EA-18G“咆哮者”逐步退役,美国海军计划在2030年初开始逐步部署F/A-XX,力求在2035年左右具备初步战斗能力,到2040年全面替代现有的第四代舰载战斗机。然而,现实的进度显示,诺斯罗普·格鲁曼公司目前尚未完成F/A-XX的原型机,连设计图都未能完全实现,距离投入使用恐怕还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。
尽管如此,F/A-XX的最新渲染图展示出其相较于之前模型的技术进步。该机身和机翼的高度融合设计,流线型的弧形过渡搭配机背进气道的气动设计,成功降低了飞机底部的开口和突出物,这对于减少飞机在飞行时被地面雷达探测的几率具有显著作用。隐身性能的提升也十分明显,这种设计理念与B-2隐身轰炸机和B-21战略轰炸机相似,展现出美国军工在隐身技术上的持续进步。
从渲染图上看,F/A-XX的机头设计也相当宽大,这不仅为战斗机内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,可以安装更先进的大型雷达系统,还能容纳更大的内置弹舱,进一步提升了战机的载弹量和作战能力。重型起落架的设计则特别考虑了航母作业的需求,确保战机能够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顺利起降。然而,有一个细节令人略感困惑,那就是渲染图中的驾驶舱依然采用单座设计,这让人不禁猜测,是没有考虑到“忠诚僚机”协同作战的需求,还是有意放出的烟雾弹,尚无法确定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机背上设计了两个进气道,F/A-XX的发动机舱位置会相对较高,这将使得地面维护的难度增加,从而影响战机的日常检修效率。类似F-117战斗机就曾因为这种设计而面临不小的维护难题。此外,背部进气道设计还可能在大迎角飞行时导致进气不畅,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推力输出,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。相比之下,中国歼-36虽然也采用了背部进气道设计,但其进气道位置位于机身正上方,使得即使在大仰角飞行中,气流也能顺利通过机头两侧,保障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。
当初,歼-36的背部进气道设计曾被部分军事专家质疑为不适合机动性,甚至有评论认为它更像一架战斗轰炸机。然而,F/A-XX的设计让人开始反思六代机的真正标准究竟是什么。六代机的定义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与研究。像F-22那样,五代机的标准是建立在超隐身、超机动、超音速巡航和卓越的态势感知之上的。而六代机的标准可能会包括全频段隐身、无人机协同作战、高机动性与超音速巡航能力、推力矢量控制以及远程打击和多任务能力等。
从目前的形势来看,美国海军F/A-XX的设计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。与此同时,格鲁曼与波音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使得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悬念。若波音能够在未来几年内推出F-47原型机,F/A-XX极有可能会在F-47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,这样格鲁曼公司可能就会在这场竞争中落后。而在中国,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则显现出来,资源配置更高效,决策执行更迅速,最近三款六代机的试飞成果就是最好的证明。在这场技术竞争中,不论是设计模仿、技术实现,还是从原型机到量产的每一个环节,都充满了变数,未来的局势依然扑朔迷离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app-配资策略平台-平台配资-配资论坛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