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地理大发现前的英国
亨利八世于1509年即位,执政期间(在位时间为1509-1547年),他召集议会并于1529年开始进行改革。受当时欧洲天文主义思想与德国路德教派的影响,亨利八世通过一系列法令(1529至1536年间)推进了英国的宗教改革。这一改革标志着英国国王不仅成为国家的宗教首脑,还获得了任命教职人员的权力,并且取消了向罗马教廷汇款的义务,将所有教会资金转交给本国议会。这些历史事件表明,到了1500年左右,英国已经开始逐步向民族国家的方向发展,走向了与欧洲其他封建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。
2、地理大发现前的法国
在16世纪初,法国的巴黎是欧洲最大且最重要的都市之一,人口约为30万。与巴黎同样重要的还有里昂、马赛等城市,这些地方逐渐变成了国际贸易市场的中心。然而,法国王室和政府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封建贵族的支持,尤其是天主教会的力量。在这种背景下,法国的政治体制仍未完全脱离封建制度,直到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《南特敕令》,才正式允许国内的不同宗教信仰得以自由实践。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法国宗教改革的开始,标志着封建社会的逐步瓦解与法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。
3、地理大发现前的西班牙与葡萄牙
展开剩余68%15世纪初,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的迅猛发展,葡萄牙在若奥一世的领导下(1385-1433年在位)占领了非洲西北角的休达城,为日后征服非洲沿海地区铺平了道路。若奥一世的儿子亨利王子,以“航海者”著称,是葡萄牙远洋探险的主要推动者。他带领葡萄牙贵族和商人开展了探索非洲、亚洲和美洲的航海事业,成为葡萄牙全球扩张的奠基者。这一系列航海活动不仅加强了葡萄牙的经济地位,也为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基础。
4、地理大发现前的德意志“神圣罗马帝国”
在15世纪末,德意志地区的农民遭受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双重压迫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最终导致了1524至1525年的农民战争。1517年,马丁·路德在维滕堡提出了“95条论纲”,猛烈批评教皇销售赎罪券的行为,引发了广泛的宗教改革。与此同时,随着大西洋航路的开辟,德国的经济开始衰退,特别是地中海的贸易路线逐渐被新兴的航道取代。在德意志帝国,哈布斯堡家族迅速扩展势力,特别是在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统治下,通过婚姻和封建继承关系,哈布斯堡家族进一步巩固了对勃艮第地区和尼德兰的控制。这为其孙子查理一世继承西班牙王位,进一步整合了西班牙及“新大陆”领土铺平了道路。
5、地理大发现前的意大利与教皇国
意大利半岛上,虽然多个城邦如威尼斯、热那亚等相互争斗,但在教皇国的统治下,意大利的政治格局依然受到教会的深刻影响。教皇国的存在不仅确保了教会在欧洲的政治和宗教影响力,也使意大利成为了欧洲宗教与文化中心之一。尽管一些地区如威尼斯共和国、热那亚共和国尝试独立,但教皇国的强大影响力使得这些地区的独立道路异常艰难,直到欧洲其他强国的崛起,意大利才逐步经历了统一与现代化的历程。
6、地理大发现前的北欧诸国
北欧的局势较为特殊。挪威已经并入丹麦王国,芬兰则被瑞典吞并。瑞典在瓦萨王朝古斯塔夫一世(在位时间为1523-1560年)统治下迅速崛起,成为波罗的海地区的强国。瑞典信奉新教,并进行了一系列王权改革,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。尽管“地理大发现”对北欧国家的直接影响较小,但瑞典依旧在与波兰、俄国及北德意志大城市争夺波罗的海的控制权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。
7、地理大发现前的俄国
俄国在“地理大发现”之前,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巨大挑战。与英俄两国的交往并不顺利,俄国试图夺回芬兰湾及其周边地区,以保障自己在该地区的战略优势。这一历史背景为俄国后来的扩张奠定了基础,而随着瑞典王国的衰弱,俄国逐步在北欧争夺中占据了上风,最终为其帝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。
---
如果你对这些历史背景有更多兴趣或其他领域的探讨,随时可以私信我或在下方评论留言,我会第一时间回复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app-配资策略平台-平台配资-配资论坛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