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春秋战国时期,楚国在楚惠王的统治下正积极筹备一场针对宋国的军事行动。当时楚国国力强盛,军事实力雄厚,而宋国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诸侯国,一直是楚国扩张道路上的绊脚石。楚惠王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,因此召集大臣们反复商议作战计划,力求一举攻下宋国。
回顾历史,楚国与宋国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。在楚成王时期,楚国曾大举进攻宋国都城商丘,虽然楚军声势浩大,将商丘围困数月之久,但始终未能攻破这座坚固的城池。最终宋国在晋国的援助下成功解围,这场战役反而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。到了楚庄王时期,楚国为报复宋国使者申舟被杀一事,再次发兵围攻商丘。这次围城持续了整整一年,楚军使尽浑身解数,却依然无法攻克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,最终双方不得不通过和谈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。这些历史教训让楚惠王深刻认识到,要攻下宋国,必须另辟蹊径。
展开剩余81%为此,楚惠王决定借助鲁国著名工匠公输般的智慧。公输般,也就是后世尊称的鲁班,是当时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。他在木工、建筑、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卓越的造诣,其发明的各种工具器械在鲁国广受赞誉。然而,鲁国保守的政治氛围限制了公输般才能的发挥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鲁国卿大夫季康子的母亲去世,由于公输般的族人年纪尚轻,他便主动请缨负责葬礼事宜。公输般精心设计了一套机械装置,准备用于下葬棺椁。季康子起初对这个创新方案表示赞同,但遭到大夫公肩假的强烈反对:这不合礼制!按照鲁国传统,葬礼应当使用天子规格的四根丰碑,而不是这些新奇的木制机械。您难道要把母亲的葬礼当作试验场吗?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,季康子不得不收回成命(《礼记·檀弓下》记载)。
这次挫折让公输般深感失望,他决定离开鲁国前往楚国发展。在楚国,他的才华得到了楚惠王的高度赏识。公输般为楚国设计制造了大量先进的军事装备,特别是在水战方面,他改良的战船帮助楚军在与越国的多次水战中取得胜利。当楚惠王决定攻打宋国时,公输般专门设计了一种新型攻城器械——云梯,这种可折叠的高大梯子能够帮助楚军攀越商丘坚固的城墙。
然而,楚国的军事动向很快引起了墨子的警觉。墨子名翟,是宋国贵族后裔,长期在鲁国活动。得知楚国准备攻打宋国的消息后,他立即动身,日夜兼程赶赴楚国。经过十天十夜的艰苦跋涉,墨子终于抵达楚国都城,并立即求见公输般。
见面时,墨子故意试探道:北方有人侮辱了我,希望你能帮我报仇。虽然两人同是鲁国人,但并无深交。公输般闻言脸色骤变,显得十分不悦。墨子不慌不忙地继续说:我愿意支付十镒黄金作为酬谢!
公输般坚定地回绝道:我行事讲究道义,绝不会为私利而杀人。
墨子抓住机会展开劝说:那我们就来谈谈道义。听说你制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。宋国何罪之有?你口口声声说不杀人,可你的云梯却会夺去无数无辜百姓的生命。这样的战争,又有什么道义可言?这番义正词严的质问让公输般哑口无言,羞愧地低下了头。意识到自己无法决定战争与否,公输般便将墨子引荐给了楚惠王。
面对楚惠王,墨子巧妙地用比喻说道:假如有个人,放着自家的豪华马车不坐,偏要去偷邻居的破车;有华美的锦衣不穿,却要偷别人的粗布衣;自家的美食不吃,偏要偷吃别人的糟糠。这样的人该如何评价?
楚惠王笑道:这人定是个惯偷!
墨子顺势说道:楚国地大物博,云梦泽物产丰富,长江汉水鱼虾成群;而宋国地狭人稠,资源匮乏。您攻打宋国,不就像那个放着好车不坐偏要偷破车的人吗?这番入情入理的比喻让楚惠王恍然大悟,他郑重地说:先生所言极是!我决定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。
就这样,墨子凭借智慧和口才成功化解了一场战争危机。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,当墨子返回途中经过宋国时,却被守城士兵拒之门外。这种不求回报的义举,正是墨家兼爱精神的生动体现。
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墨家的核心思想——非攻与兼爱。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,墨子认为天下纷争的根源在于人们缺乏相互关爱。如果各国人民能够互爱互助,战争自然就会消弭,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太平。墨子的理想社会就是建立在兼爱和非攻的基础之上。
墨家学说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,成为与儒、道、法并立的重要思想流派。孟子曾感叹:天下之言,不归杨朱则归墨子,足见墨学在当时的兴盛程度。但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,墨学逐渐式微。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墨家的非攻思想威胁到了专制统治,但细究墨学本质,这种观点并不成立。墨家并不反对君主制度,相反强调忠君和秩序。实际上,墨家的非攻和兼爱思想有利于社会稳定,完全符合大一统王朝的需要。
墨学的衰落更多源于其自身的思想局限。墨家主张的尚同思想要求绝对服从,这种极端化的忠诚观念在实践中往往导致悲剧。比如墨家巨子孟胜为保全墨家门派声誉,不惜以死明志,结果造成墨家人才的大量损失。这种过于严苛的组织纪律,使得墨家难以持续发展壮大。
总的来说,墨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曾大放异彩,其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但由于其过于强调绝对服从和极端化的组织方式,最终在秦汉时期逐渐走向衰落,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app-配资策略平台-平台配资-配资论坛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